健康天地

夏秋郊游谨防蜱虫叮咬

发布时间:2019-08-14 09:36:40

 

日前我院收治了一名虫咬伤病人,经皮肤科诊断后为蜱虫,并完整将其取出,后随诊,患者表示已恢复健康。

蜱,又名壁虱、扁虱、草爬子、狗豆子,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蛛形纲蜱螨亚纲蜱总科的节肢动物寄生物,世界已知约850余种,我国记录约100多种。

蜱仅约火柴棒头大小。常栖居于墙壁、石缝、草地、树林及动物的巢穴处。宿主包括哺乳类、鸟类、爬虫类和两栖类动物,大多以吸食血液为生,叮咬的同时会造成刺伤处的发炎。

蜱未吸血时背腹扁平,吸血时头部钻入皮肤,吸血时间可达数天甚至十几天。雌性硬蜱饱血后体重可增加至50~250倍。螯肢长杆状,外围螯肢鞘,其末端具齿状的定趾和动趾,用于切割宿主皮肤。

蜱不仅吸血损害皮肤,还是莱姆病、森林脑炎、Q热、野兔热、鼠疫、布氏杆菌病及蜱媒出血热、蜱媒斑疹伤寒、非洲蜱咬热等疾病传播媒介。国内有多地蜱虫叮咬致死的报道。

一句话概括,蜱虫在宿主身上吸血的时候,它的唾液就带着大量病原体或毒素冲进宿主体内了。由于蜱虫传播的疾病太多,各类疾病的表现五花八门,难以归类总结。但如果您被蜱虫咬后出现发热、皮疹、乏力、头痛、淋巴结肿大等表现,一定要警惕,马上去专业机构就医哦!

虽然蜱虫的分布很广,数量众多,但蜱媒传染病的流行率和致死率并不高。这一点来说,另一个大魔王蚊子更让卫生防护人员头疼。这是因为蜱虫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:没翅膀!

所以蜱虫也是非常辛苦。平日里,它得用它的后四只脚站在叶子或草上,伸出它那短短的前四只脚,半悬空的维持着芭蕾姿势。最终,等待某个倒霉蛋擦过它的身边,让它顺势抓住跳上去。这个过程叫做“狩猎”,基本就是这样:

IMG_3419(20190814-090016).jpg

如何避免蜱虫的叮咬?如果蜱虫不能飞翔,那么避开它就容易多了。
户外活动者如何预防蜱虫叮咬:

1、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、树林中,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,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。

2.注意做好个人防护,穿紧口、浅色、光滑的长袖衣服。入林先紧腰,袖口裤管需扎紧,颈领加围巾;出林要细查,防叮防咬防止把蜱带回家。

3.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,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。因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,所以不要直接用手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。

4.蜱虫叮咬后要去医院用麻醉后取下。自行取下(包括用镊子)会刺激蜱大量吐唾液,导致病毒量在体内剧增。强行拔除,蜱虫口器会折断在体内。

IMG_3415.JPG完整取出的蜱虫 

钻入皮肤的蜱虫IMG_3417.JPG


 

关闭
关闭